河南是名副其实的酒品消费大省。因为河南兼容并蓄的厚重特质,无论哪种酒类、哪些品牌,都能在河南市场分一杯羹。
河南也是名副其实的产酒大省。杜康、宋河、仰韶、张弓……众多酒企,共同打出了豫酒的一片天下。
无论是从酒品消费还是从产酒来说,白酒在其中都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和份额。
而黄酒,则是河南酒类后花园中旁逸斜出的一枝疏梅,虽然在园中寂寥少群,但其清香早已在无声无息中飘出园外。
说到黄酒,河南黄酒产地众多,也比较分散,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南阳、安阳和沁阳。
与其他地方盛产白酒相比,这三个地方流行喝黄酒,也盛产黄酒。
而沁阳的怀帮黄酒,历史渊源颇为久长。
没落与复兴
怀帮黄酒流传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积淀。
沁阳市农业局郜小波告诉记者,怀帮黄酒酿造技艺为沁阳市后街丁家所创,源于魏晋,成于两宋,兴于明清。17世纪末,怀帮黄酒作坊掌门人丁朝臣在家传秘制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独特的“三浆四水”和四大发酵工艺,并首次把“四大怀药”运用到黄酒酿造中,成为怀帮黄酒的一大特色。
而历史上,以怀帮黄酒为代表的酒文化也有迹可查。据《三国志》载:三国魏晋时期,以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曾长期在此隐居山林,纵酒赋诗。当地盛产的黄酒因味甘、色清、气香、力醇又为竹林七贤们的放荡不羁,张扬个性推波助澜。
明中叶,怀庆府盛极一时,怀商文化成为当时商帮文化的一大代表。而原本作为药用的丁家黄酒,逐渐走到当时人们的餐桌上。因此,丁家在药用黄酒的基础上改良工艺,调整配方,扩大生产,并在“怀庆帮会”的资助下,在今沁阳市府右街、县后街先后建成两处作坊酿造黄酒,更名为“怀帮黄酒”。
怀帮黄酒因为怀府商帮的兴盛而流传甚广,也因为怀帮的没落而逐渐沉寂。
与此同时,南阳的众多黄酒企业正在冒头。
落后一小步,就意味着错过了市场的最佳机遇。
上世纪九十代中期,怀帮黄酒传统技艺传承人丁雷远、丁庭远兄弟在家庭作坊的基础上建起了聚珍酒厂。2009年,丁家酿酒传人丁向峰又投资300万元,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改造,同时进军黄、白酒市场。
鉴于河南市场对黄酒的接受度有限,聚珍酒厂剑走偏锋,在抢夺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扩大怀帮黄酒的生产规模,在传统黄酒酿造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出怀帮料酒产品。
此外,为进一步搞好怀帮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2012年,该企业启动了“怀帮农耕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
记者了解到,该文化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1520万元,建设地址位于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丰富的丹河峡谷景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由怀帮历史文化展览馆、怀帮黄酒酿造技艺传习所、四大怀药怀帮酒展销厅、怀帮水席真味馆、怀帮养生文化体验馆、怀帮农耕文化体验园、怀庆商帮传承培训学院等。总规划占地面积290亩,总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建筑总占地面积约12.8万平方米。
机遇与挑战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有黄酒企业近百家,其中沁阳聚珍酒厂与南阳五朵山、三顾堂等几家大型酒企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
由于怀帮祖传秘制的酿造工艺,具有独创性,四大怀药又是怀庆府地区的特产,怀帮黄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将独特的产品优势与独特的酿造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方酒厂无法复制的。
历史赋予了怀帮黄酒深厚的底蕴和独特优势,但如果躺在旧有的成绩上,很容易被其他地市的黄酒企业所赶超。尤其是与规模气候都有底气的南阳黄酒企业相比。
2006年,聚珍酒厂凭借河南农业大省的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力量投入,投资80多万元建成省级检测研发中心,并以怀帮品牌建设为抓手,瞄准高端品牌大力开发河南本土市场,黄酒、料酒成功供应双汇、思念、三全等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
2009年,聚珍酒厂以餐饮行业河南饭店、黄河迎宾馆、嵩山饭店等20家高档饭店为突破口,全面进军河南餐饮终端渠道,产品附加值增加300%以上。
而近年来,聚珍酒厂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种植或参股种植发展原料基地,实现了前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记者了解到,酒厂每年所需的4000吨小麦(2549,16.00,0.63%)、15000吨大米,都是通过发展订单种植的方式,从周边地区3500多农户家中收购的,订单收购的价格高于市场价0.05元/斤,既保证企业的原料供应,又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此外,酒厂通过入股经营的方式,与沁阳市聚丰怀药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在沁河滩地建设1000亩怀山药种植基地,产品可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在销售网络上,参与营销的农户达1000余家,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企业发展,不仅要修练好内功,也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局。
放眼河南市场,黄酒份额仍旧寥寥,但这也昭示着黄酒的市场发展空间极大。如何挖掘黄酒文化和价值,做好营销创新,对其进行品种开发,进行产品差异化、功能性研究,提高黄酒的市场份额和产品的附加值,当地酒厂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