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只是个葡萄酒方面的新手,你也一定听过葡萄酒“挂杯”。很多新手都认为葡萄酒挂杯才是好酒。如此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真的有效吗,这就需要从挂杯的形成原理上来分析了。本期酒水百科里,中国糖酒网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葡萄酒挂杯的知识。
挂杯是什么?
为了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需要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旋转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挥发性的香气释放。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的时候,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酒泪”(wine tears)或“酒腿”(wine legs),这就是所谓挂杯现象。
说起挂杯,人们误以为轻旋酒杯后,从杯壁上留下来的大股酒液都是挂杯,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只有那些较为细密液体顺着杯壁流下,滑落之后形成液滴,之后再滑落,再形成,这样不断移动的液体才能称得上是挂杯。
为什么会挂杯?
1、张力作用
葡萄酒中存在的大量的酒精,酒精又是易挥发物质,蒸发速度比水更快,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泪,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也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挂杯”。
2、葡萄酒自身物质
另外,由于葡萄酒还含有残糖和甘油,这些黏性物质也会影响到酒泪的密度及下滑速度。残糖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泪的分布越密集,下滑的速度越缓慢。
3、葡萄酒杯
葡萄酒挂杯也与所使用的酒杯的材质、清洁度等因素相关。
挂杯的厚薄和细致程度又能说明什么?
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酒精是酒泪形成、也就是导致挂杯现象的主要原因。然而酒液中除了酒精之外,还会有糖、甘油和其他的一些物质,在这些物质中糖能增加酒体的浓稠度,减缓酒液的下流速度,所以说,一杯葡萄酒的挂杯现象明显,挂杯厚且长只能说明该款酒的酒精的相对浓度较高,糖分含量高,跟葡萄酒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跟葡萄酒的年份也没有关系。
“长挂杯”糖分或酒精含量较高
一般用合适的酒杯品酒时,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产生“挂杯”现象,但它们又区分为“长挂杯”和“短挂杯”。从字面上理解,“长挂杯”也就是指酒痕流的速度比较慢,而“短挂杯”就是指酒痕流的速度比较快。葡萄酒的糖分或酒精含量较高的,其粘性比较重,因而酒痕流的速度相对也会流的比较慢,就会形成“长挂杯”。
挂杯一定是好酒吗?
许多刚接触葡萄酒的新手大概都听过这样的说法:酒泪越多,酒质越好。这是因为,葡萄酒挂杯也许是因为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干浸出物(cxtract,除残糖以外所有非挥发性精华物质)也可能比较丰富,相对来说这款酒的口感也会比较丰郁。所以,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以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挂杯”比较明显的酒,酒精、糖分等含量也相对较高,但它只是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的高低,并非用来判断葡萄酒质量好坏的依据。正如还有其它谣传的理论“红葡萄酒颜色越深酒越好”,而实则葡萄酒的颜色深浅只是反应了一款葡萄酒的年龄,作为判断其年龄的一个参考依据。优质的葡萄酒不光要有丰富而复杂的香气、还要有饱满的酒体、均衡的口感、绵长的余味等特性,当然,其品质也与产地及年份等因素有关。
归根结底,酒质的高低并不是取决于酒精、残糖和甘油的含量高低,而是取决于酒精、残糖、甘油、单宁、酸度和干浸出物的平衡,取决于香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口感的丰郁性和均衡性、色泽的优雅性、余韵的持续性。正因为如此,酒泪的多少从来就不在酒评家的评分范围。
其实,我们旋转酒杯的原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观察酒泪,而是为了让酒液旋转起来,加快香气的释放。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地把时间浪费在观察酒泪上,而应该迅速把鼻子深入杯口去捕捉香气,更不要因为酒泪而对这杯葡萄酒产生误导。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酒的知识和招商信息,欢迎进入糖酒网继续阅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改。文章内容不代表网站立场。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